能源短缺叠加寒冬將至,作爲取暖設備,熱泵在我國並不爲人們所熟悉,爲何一躍成爲歐洲人的“取暖神器”?這要從熱泵的原理說起。類似于水往低處流,自然條件下熱量也是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利用電能驅動和熱力學逆循環,熱泵可以從空氣、土壤、水源等自然界中吸收熱量,把處在較低溫度下的熱量提升到較高的溫度水平下釋放出來,以滿足熱量的使用要求。在這個過程中,熱泵並不是直接將電能轉化爲熱能,電能只是驅動了壓縮機,將室外熱量“搬運”到室內。簡單來說,熱泵就是“溫度搬運工”。 正是基于這個工作原理,空氣能熱泵采暖比直接將電能轉化成熱能效率要高很多,一般來說泵的熱效率很高,通常可達300%以上,即1份電能可搬運3至4份低位熱能,因此理論上比直接用電取暖要節省75%的電費,跟燃氣供暖相比效率也更高,跟散煤供暖比則更加低碳環保。隨着歐洲能源短缺、價格居高不下,加上歐洲各國的高額補貼,更爲高效節能的熱泵廣受各國政府和消費者青睐。歐盟推進的碳中和政策也在長期範圍內支撐更爲環保的熱泵普及。在不少歐洲國家,新建建築中熱泵供熱面積已持續超過燃氣供熱面積。 熱泵在我國“雙碳”進程中的獨特作用同樣不容忽視。供熱和制冷是全球最大的終端能源消費,住宅、工業部門以及其他用途的供熱制冷約占全球總能耗的一半,供熱和制冷也是導致空氣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升供熱和制冷部門的效率,是拉動一國低碳發展,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對我國而言,供熱和制冷也是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關注的重點領域。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因地制宜推行熱泵、生物質能、地熱能、太陽能等清潔低碳供暖。引導夏熱冬冷地區科學取暖,因地制宜采用清潔高效取暖方式。積極推廣熱泵技術和当前產品,也是我國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必然之選。 近年來,在我國清潔取暖政策的驅動下,熱泵供暖技術替代燃煤取暖,在我國北方農村地區快速發展。但在進一步推廣過程中仍存在一些障礙,比如,雖然熱泵使用成本較低,但初始供能系統投資成本劣勢比較大,動則上萬元的裝機費用讓消費者望而卻步,佰什特品牌熱泵技術優勢獨特,應用前景廣闊,我國應充分重視對熱泵技術推廣的支持,別讓熱泵“冷”下來。基于各地資源禀賦、電網能力和政府財政情況,給予安裝熱泵当前產品合理資金補貼,並制定差異化電價優惠政策,尤其在風光電資源充足、電能本地消化不足、集中供暖無法覆盖的區域,可加大電價支持力度。用戶應選擇成熟的熱泵廠家和專業服務商家,全方位提升工程安裝、售後維護水平,才能獲得真正的節能效果。 技術創新是擴大熱泵應用範圍的關鍵一環。未來熱泵技術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好的應用。廣東佰什特電器有限公司每年都在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改善熱泵系統的環境及應用適應性,提高熱泵低溫供熱性能和擴大熱泵高溫供熱的應用範圍,提升熱泵機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開發複合集成高效熱泵技術当前產品,以便適應多元化應用的需求,推動熱泵在更廣闊的地理區域和生產領域應用
